imgSpider 采集中…

西班牙消息:1936年3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前数月,西班牙银行在马德里总部启用了标志性的黄金密室,如今这里存放着约280吨黄金,占该机构当前储备的三分之一,作为动荡时期经济稳定的保障。来自潘普洛纳的建筑师José Yárnoz Larrosa将这座秘密金库设计成近乎神圣的场所——这个深藏地下35米的圣殿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安防系统,包括从美国进口的十扇装甲门,并在危险时可注水淹没入口竖井。
这项复杂工程建于银行标志性的营业大厅下方,该大厅同样由Yárnoz在1930年代扩建西贝莱斯宫银行大楼时设计。如果说黄金密室是隐秘的禁区,那么这座通过阿尔卡拉街进入的开放式宏伟门厅,则试图打造人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务的公共广场。两者如同硬币的正反面。
在西班牙银行这次历史性扩建中,Yárnoz在外观上与前任建筑师Eduardo de Adaro保持协调,但内部则充分展现了当时风靡全球的装饰艺术风格,细节处理精益求精。正在银行总部展出的《未来的寓言》展览(展期至2026年3月28日)通过近150件展品印证了这点,包括文件、图纸、模型、家具、”洗手间”标识牌乃至暖气系统栅栏等。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Maumejean工作室为营业大厅穹顶及连接楼梯设计的原始草图与全尺寸玻璃窗模板。据策展人Yolanda Romero和Álvaro Perdices介绍,这些作品的发现”既是研究成果,也带着机缘巧合”。这家企业于1980年代倒闭后,其档案被文化部收购并移交至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最终由圣伊尔德丰索皇家玻璃基金会保管。”Maumejean档案中有数百个箱子,这些作品是在研究最后阶段才意外现身的,”银行文物保护负责人表示。经过修复后,这些珍品首次得以公开展示。
这些采用牛皮纸、墨水和炭笔制作的原尺寸模板上,至今保留着当年工匠裁剪工业玻璃时留下的烟头灼痕和血迹。”它们诉说着艺术家的故事,记录着工作坊的往事,”Romero解释道。这些痕迹与玻璃窗本身表现的劳动世界主题高度契合。文物保护专家指出,1930年代经历29年经济危机后,西班牙银行”力图通过其图像计划——尤其是这些玻璃窗——传递机构稳固的形象:这里所展现的劳动场景,结合当时的技术创新,将带领人们走出危机、迈向未来”。
从展览第一单元Sorolla、Gutiérrez Solana、Casas、Vázquez Díaz和Torres García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到这种关于劳动与进步的理念,呈现西班牙农业社会与新兴工业的双重面貌。遵循进步范式,西班牙银行的图像叙事发生转变:橱窗主角从董事肖像变为劳动者形象,既面向办理业务的民众,也激励着银行员工。
主展厅内,与”工业”和”农业”寓言主题玻璃窗及其未公开模板共同展出的,还有第二共和国时期和内战期间双方发行的纸币——它们共享着同一种视觉语言。就连黄金密室展区,建造工人的照片也被置于显著位置。”这里我们已经从劳动的史诗赞歌转向现实,看到硬币另一面的真实劳动者,”Perdices强调。他补充道,银行在极度动荡时期试图塑造稳固有序的形象,”但实际上金库建造工人曾发起罢工”,Romero指着记录当时紧张局势的剪报补充道。
一件首次公开的Yárnoz设计模型揭示了黄金密室的双重拱顶防潮系统与排水管道设计。平面图则清晰标注了黄金储藏室、安保人员舱室及贵重物品保管间的布局。”金库以绝对精确的标准建造,”Perdices解释道,这呼应了先锋派对于机械精密性的崇拜,这种理念催生了机械主义等艺术运动。
虽然是非开放区域,但策展人指出黄金密室”内部空间设计同样考究”,现场展出的入口大厅原始吊灯及金属办公家具便是明证。展览尾声呈现了Yárnoz提交工程委员会的营业大厅原始草图(现存于纳瓦拉档案馆),图中穹顶时钟原本设计有顶部光瀑照亮整个空间,如今因安全规范已停止使用。
1936年的历史证明,理想的进步可能戛然而止。通过这次扩建与”欧洲装饰艺术巅峰之作”的玻璃窗,西班牙银行成为现代性运动的见证者。但正如艺术家兼研究员Álvaro Perdices所言:”这是充满争议的进步,是饱受质疑的现代性。”
柚子村-海外华人网文章。发布者:ES New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zicun.com/archives/12751

